第(2/3)页 * 次日天刚蒙蒙亮,郑将军指挥范县士兵在县衙旁的高地上搭了一排帐篷,楚云逸单独一顶,胡知府、刘县令、方县丞、郑将军等四名官员一顶,何太医和赵神医一顶,另外几顶只摆上了简易木床和椅子。 刘县令指挥士兵分头行动。 一队人马去寻找染了瘟疫的百姓,抬来此处让大夫看诊。 十余队人马各自提着桐油和打火石,前往各处架上烈火台,打捞人畜尸体,焚尸灭菌。 不多时,士兵抬来一名年轻男子。 楚云逸一直侯在帐篷外,见状立马走了过来。他看向男子,只见他躁动异常,面红目赤,神昏谵语,斑疹紫黑,鼻下有血迹。他回想着于丹青写的各类瘟疫症状,眯了眯眼,这是,鼠疫? 士兵已将男子抬进了帐篷,平放在床板上。 赵神医和何太医很快来到男子床边。 二人戴着面罩,分别为他把脉之后,点点头,出了帐篷,来到楚云逸身旁。 楚云逸问,“情况如何?” 何太医躬身回禀,“病人身体灼热,面红目赤,神昏谵语,斑疹紫黑,鼻衄,舌绛苔燥,脉细数,属于阴虚内热的症候。恐是鼠疫。” 赵神医颔首,“依小人之见,也是如此。” 楚云逸略微放下心来,他问,“二位可有应对之策?” 何太医摇头,“自古以来,鼠疫便无药可解。”他长吐一口气,道,“只有将染病者尽数焚灭,方能阻断疫情。” 说罢,他沉重的叹息一声,身为医者,他实在不愿说出如此泯灭人性的话来。 赵神医看向楚云逸,道,“小人曾经研究过鼠疫等常见瘟疫,不过,只是纸上谈兵,未曾在人畜身上试验过。不知道有无效果。” 何太医惊诧的看着他。他知道这位赵大夫定有过人之处,不然三皇子也不会大老远带着他来了。只是,不曾想,他竟对鼠疫有所研究。 楚云逸道,“你将方子写下,给本王送来。何太医守着,一会又该有病患送来。”话落,他已转身回到自己帐篷。 * 少时,赵神医将方子递给楚云逸,恭声道,“主子,请过目。” 他对楚云逸有一种深沉的敬畏之情。他早已不再相信,当初三皇子找到他只是偶然。 二皇子受伤被他所救,二皇子去明州寻他,他觉得很正常。可这三皇子,为何也要寻他,并且还要刻意错开二皇子的人? 他对醉悠浅存有执念,希望找到中了此毒的人。此事,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过,为何三皇子会知道?还能将这样的人送到他面前供他研究? 这次瘟疫事件也透着一股玄乎。一个多月前,三皇子便描述了鼠疫、疟疾两种瘟疫症状给他,让他对症下药。而今天,他就来到了瘟疫灾区,见到了鼠疫患者。 他行医半辈子,讲求有理有据,秉持对症下药,独独三皇子一事,他找不到任何理据。 楚云逸接过方子,与于丹青所写的对比了一番。将两张纸都递给他,“本王这里有张方子,你看看,与你的方子有何不同。” 赵神医睁了睁眼,忙双手接了过来。看着看着,他的眼便越瞪越大。 少顷,他突然激动的望着楚云逸,“主子,您是从何得来这方子?小人想,求您替小人引见引见。” 楚云逸一听这话,就眉目一松,问道,“谁更对症?” 赵神医扬着楚云逸写的方子,点头如捣蒜,“自是这份!”他的眼里满是痴狂,径自说道,“小人行医数十载,还未见过如此精辟的方子。不知是哪位杏林高手居然能够开出如此霸道的方子,堪比华佗在世!求三皇子替小人引见此人,小人有诸多疑问想跟他请教!” 楚云逸摇头,如今满城苍夷,他还为一张方子而兴奋如斯,着实不负前世“医痴”之美名。“先把眼前之事处理好,回京之后,本王自会为你引见。” 赵神医兴奋的直点头,“是,是,多谢主子!” 楚云逸摆摆手,“你们再多看几名病人,确诊后便着手煎药施救。别忘了污水消毒之事。” 赵神医颔首,“请主子放心。若是鼠疫,有了这方子,小人很快便能配出消毒药。” 赵神医离去后,楚云逸独自呆在帐篷里,沉目思考挖凿堰渠一事。 * “主子,莫澜来信!”莫怀走到他桌前,打断了他的思绪。 楚云逸抬眉,接过信来。 他倏地眯眼看着信纸,不敢相信他离京后,于丹青居然遭受了这样的污蔑! “楚涵玥!” 他看完,冰冷的吐出三个字,然后将信纸捏在手里微一用力,那纸便化作粉尘扬散开来。 他相信莫澜信里说得极为文雅,实际上那些流言蜚语恐怕不堪入耳,不知道于丹青这几日过的是什么日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