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静谧未长,便被打扰。 又是曹媪。 她没有惊动小九,却悄悄拉了一把十一娘,及到阁外,才轻声慢语:“太夫人让奴来请小娘子,府里又有来客。” 这日子,还真是过得十分闹腾呢。 金华苑中,几盆月季正当艳丽,已经打算“疾愈”的乔氏这时梳妆妥当,挽着一条绣色别外华丽的披帛,站在游廊下,好整以睱盯着婢女剪下花朵替她装饰发鬓,一边伸出手指远远一点:“那两朵也不错,都剪下来,过会子随我送去亲仁坊,也好谢过阿沈阿秦前些日子问侯探望之情。” 看来这是打算去亲仁坊柳宅串门。 然而乔氏不及成行,就听闻娘家人从蒲州远道而来,正是她前不久还提起的乔四郎,以及嫂嫂和氏。 乔氏却十分意外,年前收到家书,虽兄长在信中提过让乔四郎来京求学好谋“出身”,然则乔氏却并未得到太夫人许可收留,娘家那样情况,又万万不可能在京都置居供四郎长住,因此乔氏虽然意动但并未给予回讯,哪曾想嫂嫂竟然就带着四郎来了。 “也好,我且看阿家还能厚此薄彼到什么地步,总不成将姻亲却之门外。”乔氏冷冷一笑,扶着云英手臂迎出中门。 萧媪已经候在那处,随她前来还有不少管事仆妇,这也是为了成全礼仪,然而乔氏一眼扫去不见萧氏,脸色就很不好看:“娣妇怎不来迎?”颇有责问意味。 来者不是长辈,更加是突如其来,萧氏作为嫡宗嫡媳,本没有迎候庶媳亲朋必要,让得脸仆妪迎上一迎已经算是尽到礼数了,然而萧媪面对乔氏的责问,却仍心平气和解释:“娘子操忙事务,一时难以脱身。” 乔氏还要刁难两句,却听车轮轧轧之声,这才作罢。 却有一前一后两辆车,打头一辆才刚停稳,便有一少年打帘而出,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乔氏侄子四郎乔令,他身上一件蟹壳青的半旧缺胯袍,遍染尘土,一看就是未经休整直奔柳府而来,他不及站稳,两眼就滴溜溜转了好多圈,飞速打量了一番门楣匾额以及仆妪们穿着发饰,眼珠子就烁亮起来,与脸上倦色对比显明,抱揖时,才试探一问:“可是姑母?” 乔氏自从远嫁长安,一次没有回过蒲州,乔大舅倒来打过几次秋风,没好意思带儿子,因此乔令并不识姑母容貌。 乔氏还不待反应,就听闻突然炸起一声:“小姑,不妄我颠簸受罪,总算见到亲人了。” 帘子再次打起,这回出来的才是和氏,可扶着她一同下车的少女是谁?乔氏心下狐疑,正要往婢女这方向猜测,就听嫂嫂引见:“这是你亲侄女,娇儿,快喊姑母。” 乔氏那叫一个七窍生烟,居然把女儿也一同带来,这是准备在长安定居么! 她原来以为,嫂嫂只是不放心四郎独行,才送上一程,待安置好四郎就要回去蒲州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