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罢了罢了,所幸他家里活儿不多。 有压力才有动力,自打秦松过来之后,秦山忽然感觉到莫名的危机感,总觉得再这么下去,是不是鹤哥儿就不需要自己了? 那要是他不需要了,还会带自己进城吗? 不行,我不能输! 于是莫名其妙的,秦放鹤就拥有了两位你争我赶努力读书,外加拼命干活儿的学生兼兄长,甚至杏花婶子也每到饭点就过来替他们做饭、浆洗衣裳,任谁劝也不听。 秦放鹤本人空前清闲,读书之余竟无事可做,就试着编了一套图文并茂的进阶资料,准备等自己去县学后留给秦松慢慢啃。 秀兰夫妇听儿子讲了秦放鹤的打算后也来了几回,说不尽的感激。 县学原是他们这样人家想都不敢想的所在,若果然能去沾个边儿,那叫光宗耀祖!莫说一年两年,便是十年八年都等得! 秦放鹤笑道:“叔叔婶子不嫌我轻狂便好,只这话暂且不要对外讲起,免得人家听了,说我八字没一撇就张罗开,没得轻狂。” “晓得晓得!”夫妇二人点头如啄米,更觉这样安排妥当。 就要提前预备才好!没见那些大户人家身边的人都是多年调\教的么? 时间一长,人的特质就显露无疑: 秦山有几分聪明,奈何浮躁,总沉不下心安稳读书,迎来送往诸事安排倒是胆大心细; 而秦松,其实算不得天资聪颖,曾经他读几遍就能记住的文章,秦松要翻来覆去背诵好几天。 但足够刻苦。 其实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而毕生能达到的高度,也远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谁对自己更狠,谁就能赢。 转眼进到腊月,年关将至,话本子越发好卖,几卷堆叠之下效果犹如滚雪球,秦放鹤的稿酬达到历史新高:二两一钱。 而如今他手里攥着的积蓄,也直逼三十两。 对寻常人而言,这已是需要仰望的高度。但落到读书人身上,也只够三年左右的基本开销。 读书之艰,可见一斑。 做了年前最后一次盘账,秦放鹤心满意足之余,也多了点别的打算。 腊月二十五那日,秦放鹤找到村长兼族长,托他买两口肥猪,要给全村人做杀猪饭。 “多亏乡亲们照看我,如今我也缓过气来……” 老村长稍显浑浊的双眼中透出欣慰,“你小小孩儿的,有这个心就够了,快别费这个钱。” 他写话本赚钱的事仍未对外宣扬,但生活水平飙升谁都看得见,大家伙儿都隐约知道他因书读得好有了进项,可具体多少、做什么,都不晓得,也没人去问。 左右一个娃娃,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谁还敢想更多呢? 秦放鹤笑道:“您老放心,我有数,还有呢,日后再挣吧。” 这也是个要强的犟种,老村长心道,到底不放心,又反复问道:“果然还够么?读书可不比旁的,耽搁不得。” 反复确认过之后,老村长这才准了,又昭告全村。 众村民当初本也没想着什么回报,照顾个孩子嘛,有什么可说的? 但被帮助的人不忘本,总是好事,一时俱都喜气洋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