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见面会-《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
第(3/3)页
程臣朝大家一一点头,同时让苏青雅提醒场上的安保维持好秩序,可别发生什么事故。
众所周知,饭圈文化这一令后世深恶痛绝的名词便是在寒国发扬光大的。
在饭圈文化早期,一些后来被广泛应用的追星模式被初步创造出来。
例如演唱会和颁奖典礼现场数量最多的气球颜色。
就代表该颜色象征的歌手是当年人气最高的偶像。
粉丝们会举着象征“欧巴们”颜色的雨衣和气球支援。
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与新的追星时代一起到来。
这使得饭圈文化与商业化联系得更紧密。
当时,虽然通过网络听歌已经普及。
但由于只有购买专辑才有可能获得限量版贴纸或非公开照片。
所以粉丝们依然会大量购买专辑。
可以说,偶像文化拯救了日趋危殆的寒国实体唱片工业。
除了唱片,演唱会门票及周边产品更成为资本赚取利益的主要模式。
但渐渐的这种模式逐渐变味,或者说变得机械化、套路话、公式化。
经过多年发展,韩流粉丝形成一套拥有强大组织力和高效战斗力的饭圈运作机制。
并推动着韩流文化持续向世界输出。
在这套运作机制中,饭圈日益圈层化、组织化。
根据投入的时间、金钱和贡献值,甚至可划分为普通饭、前线饭、文桉饭等。
粉丝群本身也有不同阶层。
要想加进核心粉丝群,就要提交截图、购买记录。
集资金额证明、发布偶像相关的信息数量、是否关注过其他明星等。
如同一场严格的入职面试。
而饭圈高层,通常拥有粉丝组织一定的决策权、经济权。
通过各类应援活动稳固散粉、制造热点,维护偶像口碑和人设。
明星团队也经常和饭圈高层建立联系,使其为己所用。
正是在这种高度组织化运营下。
饭圈文化开始无孔不入地渗入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如今寒国的饭圈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所以,当程臣放眼望去的时候才发现,这群人追星的装备可比国内的齐全多了。
程臣坐在椅子上,开始一个个签名。
令程臣有些惊讶的是,自己在寒国的男粉和女粉几乎差不多。
这让一直以颜值自居的程臣多少有些拉不下面子。
男女粉的比列三比七才算是颜值男明星的自称条件吧……
“加油!”
“努力!加油,事业进步!”
“祝你学习进步,加油!”
程臣全程保持着微笑,年纪小在上学的就是“学业进步”。
年纪大的就写“事业进步”“加油”等。
这些当然是用韩语写的,为此程臣还突击学习了一下韩语。
“程臣欧巴,我、我好喜欢你!”
一个约莫二十三四岁的女孩站在程臣面前。
她手里拿的正是程臣的海报和专辑。
对此,程臣点了点头,笑着接过她递过来的专辑,朝上面留言。
这个女孩自然就是刚成为实习律师的姜妍。
趁着程臣写字的空隙,她连忙道:
“欧巴,我超级喜欢你,你的歌《蓝莲花》、《夜空中最亮的星》陪着我度过去年在考试院最艰难的日子。
尤其是《蓝莲花》虽然它的歌词没有豪言壮语。
曲子上也没有跌宕起伏,整首歌以一种平静祥和的口吻唱出来,但却震撼心灵。
而且整首歌曲还有着浓厚的禅学味道……”
听到最后一句话,程臣有些讶异的抬头。
在原时空《蓝莲花》的创作初衷是写给唐朝着名僧人玄奘法师的。
表达了对玄奘法师的敬意,所以才会有禅意。
但这并非是所有人都能感悟出来的。
不过,一想这里是寒国,程臣也就释怀了。
要知道在公元4世纪,佛教从华夏向东传入朝鲜半岛。
时值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足而立的时期。
到了7世纪中叶,新罗联合唐朝,灭了高、百两国,统一朝鲜半岛。
佛教逐渐脱离华夏的传承,树立寒国佛教独特的教义。
所以,佛教对寒国的影响还是非常久远和深厚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