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完尚未经过后期处理的录音,李源感到非常难以置信。 说句自卖自夸的话,效果简直太赞了! 节奏无可挑剔,吉他和口琴结合的天衣无缝,旋律优美动人,很多小细节是创作时根本没想到的,李源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弹出来的…… 唯一的问题,时长太长了。 沈竹音说李源弹了二十分钟,实际录音是16分56秒,虽然是纯音乐作品,但是也太长了,毕竟原曲才六分钟左右。 “后面做淡出处理吧。” 李源拖动时间滑块,指着后面的音轨说道。 沈竹音惋惜的说:“为什么要剪掉,多可惜啊。” 李湶也说:“repeat虽然多了些,但是细节上还是有变化的,最好保持完整。” “可我本来想多录几个版本的,一张EP只能录十几分钟吧?” EP是CD的一种,又叫慢速唱片、细碟,播放设备和普通CD一样,区别是容量小,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通常用来录单曲或小专辑。 EP价格比CD便宜,这也是李源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决定权在你。”李湶明白李源的意思,不再发表建议。 “我还是觉得不要剪短好。”沈竹音说道:“反正是赠品,其他版本咱们也可以录啊,但是没必要都送出去吧。” “听你的。”李源点点头,又问李湶:“不需要重录吗?” 李湶戏谑的反问道:“你确定还能进入状态?” “呃……” 说实话,李源还真不敢保证能比这个版本表现更好,那种魔怔的状态……还是不要再体验的好。 李源提议道:“来把,我们试试中国风的版本?” 沈竹音为难道:“这边没有古筝啊。” “中国风?” 李湶感兴趣的问了一句,接着说道:“你们需要古筝?没问题,稍等一下。” 他说完,转身向楼下走去,毫不拖泥带水。 …… 很快,李湶喘着粗气跑了回来,怀里抱着一张古筝,背后还跟着个女人,抱着古筝架,一边追一边喊:“哎,哎,慢点慢点,别磕到!” “这什么情况?” 李源和沈竹音面面相觑,心想李湶不会是从哪里抢来的吧? 沈竹音伸手要去接,李湶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是我来吧,真磕到了可就麻烦了。” 沈竹音见状,连忙给他开门。 等到女人把架子放好,李湶小心翼翼的把古筝放好,沈竹音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张古筝。 一看之下,她忍不住惊呼道:“天啊,这是双鹤朝阳!” “什么双鹤朝阳?” 李源对名族乐器的见识不多,只觉得这张琴看上去很漂亮,却看不出具体好坏。 沈竹音没搭理李源,沉醉而又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张琴,就像抚摸婴儿一般。 倒是跟李湶过来的那个女人替李源解答了疑问。 “双鹤朝阳是咱们敦煌古筝最出名的木刻图案,这张琴可是徐振高老师亲手打造的……” “……” 李源不懂古筝,完全插不上话。 听女人滔滔不绝的介绍,他总算对这张琴的价值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敦煌古筝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古筝品牌,也是国内最著名的古筝品牌。 而徐振高,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古筝制作高级技师,“双鹤朝阳”就是他的创新之作。 为什么说是创新?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之前,古筝外观是没有任何装饰的,只是把琴体表面漆成黑色,在外人看来就像一副棺材。为了改变外人对古筝的印象,徐振高开始学习图样绘制和装饰艺术,最终创制了“双鹤朝阳”等4款木刻图案。此后,他的创举被大力开发和延续下来,各式各样的花色品种被引用到古筝上,而他创意设计的双鹤朝阳样式也成为了现代古筝的经典款式。 这已经不是匠人,而是艺术家了。 李源听罢,再看那张古筝,固然古朴中透着华美,色彩也不是黑色,而是红木色。 等等,这颜色! 李源一愣,连忙问道:“这张古筝用的什么木材?” “小叶紫檀。”女人回答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