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源闷闷的应了一声,从碗柜里拿了个空酒瓶,又到客厅,从李秀兰那件洗的有些泛白的工作服外套里拿了一块零钱,想了想,又拿了一张十块的,冲着厨房喊了一声“妈,我出去了”,就出了门。 关上门,李源没有急着下楼,静静蹲在门口,不一会儿,屋里传来母亲压抑的呜咽声。 这断断续续的哭声让李源无比烦闷,他咬了咬牙,猛地站起身,眼神中愈发冰冷。 …… 李秀兰的人生是一场悲剧。 悲剧源于两个男人,一个是她丈夫,一个是她儿子。 …… 她的丈夫名叫李振海。 李振海是东山省人,小学毕业后,跟着大哥大嫂去了海塘油田。 十六岁那年,哥哥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葬身火海,大嫂带着孩子回了东山老家,李振海不肯走,独自留在海塘参加工作。 半大小子,年轻气盛又无人管教,工作后也有了钱,天天吃喝玩乐,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 李振海好打抱不平——说穿了就是爱管闲事,脾气也暴,一言不合就打架,结果工作没多久,惹了不少事,在海塘混不下去了,恰逢冀州石油招工,就报名调到了瀛洲。 …… 李源重生前,母亲积劳成疾患上癌症,从住院到去世,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李源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听她说了很多往事。 …… 她对他是一见钟情。 她跟同事去看单位组织的篮球赛,一眼就被球场上的李振海迷住了。 李振海英俊潇洒,有着浪子般的不羁,对于涉世未深的李秀兰充满了吸引力。 后来经人介绍认识,李秀兰发现,李振海不光长相好,还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字,下得一手好棋,擅长运动,唱歌也很好听…… 李振海对李秀兰也很满意,虽然长得不是多漂亮,但是性情温柔、心灵手巧,最重要的是,学历比他高。 只有小学文化的李振海内心很自卑,找个高中文化的媳妇,对他来说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两人于是从相识到相恋,很快便结婚生子。 …… 后来的事情,无需李秀兰讲述,李源都还记得。 童年的他,原本是天真无邪、幸福快乐的。 母亲慈爱而又心灵手巧,家务样样精通,烧得一手好菜,还擅长裁剪缝纫和钩织,每当李源穿着母亲做的新衣服去上学,总能迎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父亲更是李源的偶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父亲就没有不会的事,他的才艺,也是他的父亲培养出来的。 …… 记得刚上小学那会儿,家里条件很好。 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电话热水器,各种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且都是进口品牌。 那时候李源想要什么,父母都给他买,吃穿用度更不用说。 那时候来找他玩的同学很多,都知道他有漫画书,有游戏机,有擎天柱和六面兽,有航模和遥控车。 因为父亲在小车队工作,楼下常年停着辆尼桑轿车,更是让李源成为小伙伴们眼中羡慕的对象。 …… 这一切,都在十岁那年烟消云散。 他清楚的记得,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很多人上门,在客厅一坐就是很久,走的时候总会搬走一些东西。 今天是录像机,明天是电冰箱,后天是唱片机…… 家里的东西一天天变少,楼下的尼桑轿车也看不到了,后来才知道父亲换了工作。 直到有一天,父亲找来个收废品的,把李源的漫画书和玩具都卖了。 李源大哭一场,从此告别了天真的童年。 …… 家里最终被搬空了,每天晚上上门的人却没有减少,有人大吵大闹,有人长吁短叹。 陌生人通常会坐到九、十点才离开,之后就是父亲烦闷的叹气声,母亲压抑的哭泣声,直到叹息和哭泣化作争吵、殴打、摔砸,最后随着摔门而去的声音,一切归于寂静。 那时,李源通常躲在被窝里,大气都不敢出。 …… 同学不再来家里玩,就连看自己的眼神都充满了同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