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神庭之所以被称为神庭,这名字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女帝镇压和奴役天地万神,使得万神朝觐于神阙,以己身代行天道,其实力之恐怖,堪称是匪夷所思。 神庭大员,得女帝册封神位,只需手持神印,就可以召唤和驱使神明,以凡人之身得神灵之力。 神庭之强盛,并非是女帝一人,而是神庭整体的强盛,以凡人驱使万神,统御神州,放牧神灵,镇压天地,从而十万年不朽。 “在未来记忆中,女帝开辟三十三天,欲化神庭为天庭,以己身替天道,化己道为天道,成就前所有的天帝。” “所谓三十三天并非是虚指,仙人之道,到了天尊境界就可以开天辟地,寿与天齐,天尊所开辟的天地,就被称为仙天。” “亘古至今,至女帝开辟天庭之日,共有三十三位天尊,只是大多数已经道化,成为天道傀儡,甚至有一些极为古老的存在,连尊号都已经不为人所知。” “仙人虽然逍遥,但道行越高深,道化之危就越严重,到了神庭女帝那种境界,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与天道抗衡。” “然而道化最为恐怖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无法以神通抗衡,只有不灭意志,方才能抵挡道化洪流。” 陆乘风怀里抱着苏婉晴,眉心处大日沉浮,每一缕光辉之中都有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流传,演化着光阴之妙。 “因此有仙人执着于七情六欲,以情欲之念来保证意志不被道化;也有仙人守戒,以戒律来对抗道化之威;也有一些仙人教化之功,让自身大道行于天下,以保自身意志。” “按照神庭的说法,真仙自在无拘,仙君恪守戒律,天尊教化世人……” “这种说法,就是不同境界的仙人,镇压心灵意志,避免道化的主流法门。” 他眸光悠悠,沉浸在了自身的参悟中。 “修成大日元神和光阴法理对我而言自然是天大的机缘,可同样的,也是致命的危机。” “倘若我意志不够坚韧,怕是神通大道的一瞬间,就是被天道洪流同化,成为傀儡之时。” “真仙自在无拘,就是要守得一念为执,这执念可以为喜怒哀乐,可以为痴贪嗔苦癫,可以为爱恨情仇……” “真仙反而会比凡夫俗子的爱憎更加分明,也更容易为七情六欲所动。” “仙道的修行,不仅仅是对于天地大道的参悟,更是对于心灵的修持。” “心灵境界不足,妄窥天道,便只有死路一条。” “我崛起的时间太短,纵然有馈赠天赋可以获得诸般馈赠,可心灵意志的修持却无法一蹴而就,倘若此时登仙,怕是神通大道的一瞬间,就会被道化。” 陆乘风从来没有高估自己的心灵意志,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贪财好色,冷漠无情,骨子里又有着几分血勇之气的匹夫罢了,根本算不上什么拥有大智慧、大毅力、大勇气、大定力的妖孽。 如果不是馈赠天赋,几乎很难跨上天人之路。 “真仙执念,虽然可让自身抵抗天地洪流的道化,但同样的执念越深,弊端也会越明显。” “如执怒念,就会越容易动怒;如执恨意,也会被恨意裹挟;如执爱欲,则心爱之人就是破绽。” “也因为这种种执念,真仙极容易产生冲突和斗争,甚至陨落之事也常有发生。” “我修行日短,想要对抗道化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光阴法理的道化相比于其他法理,就更加恐怖,光阴长河滚滚,恐怕一瞬间就会将我的念头淹没。” “我这段时间不惜代价的推演未来,唯一能够有生机的道路,就是执色念和爱欲。” 陆乘风将目光看向自己怀中的苏婉晴,“我本就是好色之人,执色念发乎于本心,心灵意志才会更加坚韧。” “二来我有着馈赠天赋,色念与天赋无比契合,两者相辅相成。” “这也是我这段时间选择开创《日月补天经》的主要原因。” “这门功法的日月之妙在于双修,而补天之术,则是以色欲双修来打磨本心,不堕于天道洪流之中。” 方才他为苏婉晴破身之时牛刀小试,主动引导功法运转,便察觉到两人阴阳和合,如同日月经天,自然而然就有了造化之妙,沉浸其中,有大欢喜、大自在,心灵意志仿佛被日月洗礼,越发坚韧。 “有了这部功法之后,我所执色欲就从最为低级的欲望之中超脱,以色欲而求大道,而不至于为色欲所迷,只享受肉身欢愉。” 陆乘风都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自己单纯以色欲晋升真仙,恐怕就会成为色中恶魔,见色忘义。见色忘利,为了色欲恐怕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 到时候为了色欲争风吃醋,得罪他人,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甚至别人若是为了针对和陷害自己,只需以美色布局,很容易就能够让色欲入脑的自己中计。 “日后,我要定下两条规矩。” “其一,凡行色欲,必修《日月补天经》,以防止自身在色欲中沉沦,此为法戒。” “其二,凡占有之女子,必让其化作护道真灵,断绝因果,防止自身遭了算计,此为色戒。” 陆乘风虽然未成仙君,但他毕竟窥视过一尊天帝未来十万年的记忆,又修成光阴法理,自然有着自己的野心。 未成仙道,便执色欲,守戒律,打磨心灵意志,为未来成就仙君做准备。 “品尝天下美色,此为执念,守法色二戒,此为戒律,如此阴阳相合,正奇兼济,方为大道。” 陆乘风定下执念与戒律,就发现自身心灵意志变得更加坚韧,虽然不如法力增进那般明显,但他却能够感觉到自身心灵越发轻松与畅快。 “在神州大地,心灵意志有明心、见性、合一、观天、通幽、冥灵、不灭等七重境界。” “神州并无武道修行,皆参悟道经,观想法图,打磨心灵,于科举选拔中得神位册封,牧守天地及众生,参天悟道。” “神庭科举的重点,一则在于道经,二则在于心灵,御法天宗万载传承,所谓道脉就是神州正统传承,反而武道,是赤县十三州土生土长的野蛮小道。” 陆乘风毕竟有天人根基,大日元神,自从参悟出《日月补天经》后重新修持心灵境界,扎实根基。 只一念,便明心见性,将前两重境界修行圆满。 第三重境界谓之合一,用凡俗话语来说,便是知行合一,哪怕是一些大儒和武者亦由此修持。 武者心灵境界至此,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练就武道真意,一举一动,皆有意志加身,所向披靡。 陆乘风早些年修行匹夫之念,如今又定下色法二戒,这一重只花费了一个时辰,就重新修持。 《日月补天经》也随之水涨船高,修炼到了第四重,这第四重对应的则是观天。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若不能以心灵抹去天地尘埃,愧建大道真理,又怎能踏上修行之路? 因此观天之境,便是以心灵观天地。 心灵意志如果不够坚韧,便容易为红尘所迷,风吹便飞,雷打便散,无法参悟天地。 这也是赤县十三州的武道为什么在天人境界有巨大的鸿沟和断层的原因,心灵不至观天,便不可能以心灵参悟天地法理,修行法术,踏上天人之路。 只有那些天生仙骨者,方能借仙骨观天地,先成法术,再以神兵寄托心神,先得法,后经天地洗礼,方才能够心灵蜕变,跨入观天之境。 但这很显然不是修行正途,真正的修行之法应该是能够直通大道,这般借助所谓的仙骨和神兵,不过是旁门左道,投机取巧。 赤县武道毕竟才发展了数千年,底蕴不足,虽然有无数前辈先贤前赴后继的完善,但依旧没有开辟出足够完善的天人之路。 而神州修行之法,一在道经,二在观想。 道经为前辈先贤对于天地大道的感悟,虽然并非是修行之法,却更加纯粹,更契合天地。 第(2/3)页